2020年疫情影响麦市购销格局,国内小麦质量好转缓解市场结构性矛盾,小麦托市收购量下降而国家临储麦成交量增加,导致政策性小麦库存量趋降,政策与市场之间博弈激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0/2021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1372万吨,同比减少235万吨,减幅16.2%。
质量好转缓解结构性矛盾
2020年国内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达35.8%,其中河南省小麦面积保持在855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350万亩,占比15.8%,订单率超过90%。《2020年新收获小麦质量调查情况的报告》显示,2020年新收获小麦整体质量为近10年来******,容重平均值795g/L,较上年增加2g/L,一等比例、三等以上比例创历史新高;千粒重平均值44.4g,较上年增加1.3g,容重、千粒重、降落数值为近年来较高水平;不完善粒率平均值3.0%,较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不完善粒率为历年来最低。
区域间农户种植收益各异
随着小麦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小麦产量连年处于历史高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收小麦播种面积34066万亩,同比下降1.2%;单产386.5公斤/亩,同比增加6.8公斤/亩;总产量13168万吨,同比增加75.6万吨,增长0.6%。江苏泰州市2020年小麦亩均产量450.07公斤,同比增加39.37公斤;亩均总成本874.87元,同比减少8.14元;亩均净利润108.01元,同比增加100.8元。河北邯郸市2020年小麦亩均产量532.62公斤,亩均总成本1130.09元,亩均净利润89.78元,同比增加33.13元。山东菏泽市2020年小麦亩均产量443.42公斤,同比下降39.7公斤;亩均净利润98.98元,同比减少101.01元。
国家临储麦库存数量趋降
与往年夏粮收购期间大量新麦被集中收购到国有粮库不同,2020年国内新麦产量、收购市场主体等均出现变化,主要表现为各主产区新麦产量差异较大、农民和中小贸易商存粮增加、地方储备小麦增补数量大以及产业外资金介入积极等。
随着国内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民市场意识逐年提高,售粮更趋均衡。据统计,截至9月30日,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量615.1万吨,较上年下降1612万吨。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国家临储小麦持续投放,很大程度上对市场起到“稳压器”作用。据统计,截至10月底,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8439万吨,同比下降898万吨。其中,江苏地区1810万吨,安徽地区2032万吨,河南地区3763万吨。
国内小麦进口量同比大增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世界谷物供需简报显示,2020/2021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2.848亿吨,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小麦期末库存将略微减少。海关数据显示,1月至9月国内累计进口小麦606万吨,同比增长168.1%。《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指出,由于国内专用小麦存在产需缺口,进口将持续增加。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