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降温和降雪影响,产区大豆收购量将明显下降;同时,公路运输超限治理,叠加海运费大幅上升,市场对运输工具的选择倾向将明显改变。关内大豆行情变化,带动东北 产区市场报价小幅上扬,但大幅上涨的条件仍不具备。
关内各地豆市经历多日的上涨,其涨幅已接近预期,各产区市场涨势均衡,受收购量大幅下降影响,许多收购商除挺价外,惜售和追涨情绪滋生。东北产区大豆收购价同时上涨,但向市场销售的价格却难跟随上行;国储及其他入市主体入库进度下降,而收购依然维持初期价格。关内大豆价格若继续“上冲”,预计市场有向东北倾斜的可能。
本周,一场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将影响华北、华东及华南各地,东北风雪交加,关内大豆主产区风雨相伴,长江以南降温幅度达17至20摄氏度。突如其来的强降雨(雪)和降温,明显阻碍了产区收购进程,加上各产区正值行情上涨过渡期,许多收购商期待本轮天气变化对行情带来推波助澜效应。
笔者认为,上周关内大豆的涨势,区域间联动性较强。市场经营商也迅速反应,补库进度加快,之后市场对关内大豆的补库将再度呈现“少进慢补”。鉴于产区收购量下降,其价格下行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盲目冲高仍有难度。
本轮大雪过后,东北地区收购量将大幅下降,受关内价格影响,市场对东北食用豆的采购数量将略增,但海运费和汽车运输费用大幅上涨,给东北大豆外运“添堵”,运输成本增加的幅度基本与上周关内大豆上涨的幅度持平。
这样一来,关内大豆续涨则受东北价格抑制,两产区目前价格关联性较强,没有明显的优劣势区别。建议各区域收购商理性看待近期行情,惜售追涨不可取;东北产区赌市主体渐增,产区豆源被不同的市场主体囤积,后市看涨心理加剧,但短期内依然没有明显的上扬趋势。
关内涨势联动追涨还需谨慎
由于信息传递速度较快,关内各产区在上周几乎表现“隔天涨”,而且涨幅均在80~100元/吨,市场经营商对产区本轮涨价有预感,补库也较迅速,动作快的在未涨价时已超前补足,迟缓的认为产区稍涨也能适应,但这种“买涨”情绪表现短暂。本周受产区部分商户追涨现象引领,加上大幅降温、降雨共同作用,预计收购量锐减的同时,大部分商户存在惜售心理,报价虚高现象将令市场提前观望而减缓采购进度。
河南许昌、漯河、周口同类筛选设备的优质商品豆装车报价4360~4400元/吨,永城装车报价4300~4360元/吨,均比11月10日前上涨80~100元/吨;新乡、原阳装车价4300~4340元/吨,上涨60~80元/吨。
安徽阜阳太和、亳州涡阳装车价由之前的4240~430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4320~4380元/吨,涨幅为80元/吨;淮北百善、刘桥、铁佛装车价4360~4400元/吨,上涨80~100元/吨;宿州埇桥、灵璧、泗县装车报价4320~4360元/吨,上涨60~80元/吨。
江苏南部的盐城、东台、大丰、南通、阜宁、淮安豆区,由于正值晚稻收购高峰,大豆收购无量。“翠扇”“腐豆”类优质豆源报价明显偏高,虽有报价,但一半以上网点却无货源,装车价5300~5360元/吨,仍有部分商户表现惜售,不同区域间价格比10月底上涨240~300元/吨;“黑脐王”由最低时的4560元/吨上涨至目前的4900~4960元/吨。上述各地“杂花豆”滞留现象略有好转,由于之前价高,在外围上涨后,目前4460~4500元/吨的报价已有许多市场能够接受。北部的徐州贾汪区、睢宁、沛县各类品种价格均上涨80~100元/吨。
山东大部分收购商对高水分、低蛋白品种进行调整,优质类品种单收、单放。之前价格低于外围,在4240~4260元/吨之间,经严格把控质量后,至上周末,各地价格上涨较快,装车报价多在4360~4400元/吨,涨幅达120~140元/吨,部分集散地出现领涨迹象。
山东嘉祥及安徽省内许多种子公司已开始大批量采购种源,特别是对销区市场比较热衷的优质高蛋白品种 “冀豆12”“齐黄34”“徐豆20”“早熟一号”“大乳白”等提价明显,以高于商品豆400~600元/吨不等的价格专挑质量达标的收购,对产区这类商品豆的购销带来许多不利,持有这类粮源的豆农相互攀比价格,惜售情绪加重。
外围全面上涨 湖北皖南受益
湖北和皖南豆区收购商高价收购的豆源,受沿淮产区集中上市后的价格和质量影响,大批滞留产区。经历近两个月的行情低位运行,许多囤积大户早已“耐不住性子”,有的亏本处理,有的勾兑河南或外地低价豆,压低价格流入市场。
进入11月份,南方各地市场出现了历年少有的“怪象”,加工商纷纷反映今年河南、安徽和山东的豆源做“水豆腐”偏差。目前,经各地市场印证,“大乳白”“翠扇”和湖北早熟豆品种表现较好,湖北杂豆和皖南部分品种也有优势。
受上述情况影响,加上江苏、山东今年“大乳白”和“翠扇”播种面积下降,特别是“大乳白”品种严重减产,替代品种有限,加之各地价格全面上涨,令“死气沉沉”的湖北和皖南豆市“复活”。但除上述优质品种外,其他商品豆短期内很难回归之前价位。
上周末,湖北“翠扇”重回最高价位,装车报价在5320~5360元/吨仍有买主,机收早熟豆装车价5600~5640元/吨,部分手工早熟豆装车价5800~5840元/吨依然俏销。带有过多“葡萄干籽”的“冀豆12”开始出现买家,装车价4100~4200元/吨;其他杂豆9月中旬收购价4800~4860元/吨,目前装车价4400~4500元/吨;晚熟品种“九月寒”部分地区装车价4760~4800元/吨。
皖南的安庆、宿松、望江、华阳河农场等地,持续近两个月冷淡的豆市,经价格调整后,近日也有少量客户入市购买,但出货多处于亏损状态,之前在4760~4800元/吨价位大批囤积的豆源,压仓到目前装车价仅与之前持平。
东北提价收购 大户操控市场
东北产区豆源分流是决定产区后市价格形成的关键。从产区情况了解,各区域优质类商品豆源真正流入市场正常转化的数量同比减少,而各区域在压力缓解后,纷纷表示收购量大幅下降,贸易商在售价难涨的情况下纷纷提价收购。
国储轮换计划收购总量比历年偏少,对价格失去引领效应,由于价格始终在低谷徘徊,市场观望心理较重,加上关内商品豆价格、质量适中,市场经营商对东北豆的采购量始终未集中体现,市场消耗关内、关外“主次难分”。按照常理,东北豆价格上扬难度较大,同时,产区内又有“大户不卖小户卖”的现象存在,令销区市场经营商误认为涨价是贸易商炒作所为。
实际上,产区有大量外部资金流入,参与当地贸易主体合作囤储,加上期货交割库移至黑龙江,以及当地大户均认为今年的价格优势明显,后市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大批优质粮源流入产区这类大户仓中。目前,产区各地这类2万~3万吨的囤储大户较多,对后市价格形成操控效应。
当然,没有这类企业和大的集团公司介入,产区收购压力仍将持续,在分解压力的同时,产区收购量锐减,部分区域出现相互提价、下乡抢粮现象,优质类豆源已上涨80~100元/吨,而真正向销区市场的报价和成交价仅上涨40~60元/吨,部分运输劣势区价格依然保持之前价位。上周末,普通商品豆过4.0筛塔选豆主流装车价在3460~3560元/吨之间,优质高蛋白商品豆在3640~3760元/吨之间,均视运输优劣势而论。国储轮换及入市企业收购仍保持3380~3440元/吨。
本轮强降温、降雪已经把产区真正推入“寒冬”,各地大豆收购量因受降雪和道路结冰影响,将明显下降;同时,公路运输超限治理,叠加海运费大幅上升,水运和铁运费率没有太大差异,市场对运输工具的选择倾向将明显改变。受关内大豆行情变化影响,东北产区市场报价同样会小幅上扬,但依然缺乏大幅上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