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小麦市场供应较为宽松,而需求相对不旺,麦价既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也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能。尤其随着阶段性市场供需偏紧局面的缓和,小麦价格将会趋向平稳。为规避后市风险,建议贸易商切忌盲目追高,抓住机会出售手中小麦。
相较于夏粮收购期间小麦市场行情的不温不火,国庆节后各地小麦价格阶段性上涨态势明显。监测显示,当前主产区一级普通小麦主流收购价为2300~2380元/吨,较节前大多上涨30~80元/吨。面对国庆节后小麦价格上涨,近期部分持粮主体和中间贸易商观望、惜售心态增强。
节后麦价凸显上涨态势
进入10月份以来,由于主产区农户大多忙于秋收秋种,贸易商忙于秋粮购销,无暇顾及小麦出售,小麦市场阶段性供需出现偏紧。同时,国家小麦收购、销售政策均维持稳定,一定程度上也稳定和提振了市场信心,共同的利好推动节后小麦价格出现鲜有的上涨态势。
当前,河北邢台容重770~780g/L、水分12.5%新产普麦收购价为1.185元/斤,山东潍坊为1.19元/斤,河南商丘为1.18~1.185元/斤,江苏徐州为1.17元/斤,安徽宿州为1.15~1.16元/斤,主产区小麦价格普遍较节前上涨0.015~0.04元/斤,上涨范围和幅度均较前期明显扩大。
受普通小麦价格上涨推动,近期主产区优质小麦市场亦出现稳中有涨行情。当前,优质小麦收购价:河南郑州“郑麦366”为2400元/吨、新乡为2410元/吨,山东菏泽“济南17”为2420元/吨、潍坊为2420元/吨,均较节前上涨30~50元/吨。
监测显示,目前华北地区优质小麦平均价格为2400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02元/吨;优普小麦价差为99元/吨,同比下降117元/吨。由于今年普通小麦质量较高,一定程度上部分替代了优质小麦,加之优质小麦单产较低,优质麦种植的比较优势有所下降,但价格仍高于普通小麦,“优质优价”格局没有改变。
后市还有多大上行空间
权威人士指出,从后期小麦市场走势来看,市场消费进入旺季,但考虑到最低收购价收购结束,临储小麦拍卖将重新启动,市场供应充裕,预计小麦价格整体仍将以稳为主,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笔者认为,近期小麦价格虽出现阶段性上涨态势,但上行空间也将相对有限。原因是小麦市场虽有托市价格的底部支撑,但也有拍卖底价及成交价加各种费用构成的顶部压制,市场运行的箱体空间基本受到锁定。
以华北市场为例,目前河北、山东部分地区一级普通新小麦收购价为1.175~1.19元/斤,个别地区高点价格已达1.20元/斤。而一级陈麦拍卖底价为1.185元/斤,加上0.015元/斤的出库费、0.01~0.02元/斤的运输费用,陈麦到厂成本为1.21~1.22元/斤。
如果后市国家临储小麦拍卖价格维持不变,0.02~0.04元/斤的差价基本上就是今后小麦价格波动的预期范围。
另外,随着市场新麦价格上涨,与临储小麦进厂价的差距也将日趋缩小。一旦新陈小麦价格接轨,拍卖小麦进厂成本将成为市场小麦价格上涨的“拦路虎”,政策“天花板”的抑制效应将开始显现。
麦价持续上涨动能不强
近期小麦价格呈现上涨态势,主要原因是国庆节后市场供需阶段性出现偏紧,随着秋收秋种结束,后期上市量将会增加,暂且偏紧的市场供需格局将会得到缓和。由于小麦市场整体供给并不缺粮,市场供需较为宽松,小麦价格仍然缺乏持续上涨基础。
小麦市场供需整体相对宽松。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预计,2019/2020年度全国小麦新增供应量1375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338万吨;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235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532万吨。预计2019/2020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为14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869万吨,整体供需显得相对宽松。
流通粮源有效供给能力仍然较强。今年夏收期间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7076.2万吨,占小麦产量的53.99%。虽然收购量较上年大幅增加,但由于今年小麦产量、质量双增,尤其质量明显好于上年,市场余粮的有效供给能力较强。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主产区6省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量为2200多万吨,占总体收购量的30%以上。尽管托市收购数量较上年增加,但市场化收购占据主流的市场格局并没有改变,绝大部分粮源仍滞留于流通领域,市场新麦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维持充裕。
临储小麦去库存压力较大。集中收购结束后,国家恢复临储小麦常规拍卖。由于当前新小麦价格明显低于政策性小麦到厂成本,拍卖粮性价比不占优势,市场参与度不高,成交率较低。10月9日成交率为0.19%,10月16日成交率为0.12%。
据了解,目前国家临储小麦(不含2019年产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仍在7100万吨以上,去库存压力较大。
尽管当前国家对小麦销售底价未作调整,但市场对存储时间长的政策性库存降价销售的预期一直存在。一旦拍卖底价再次出现下调,势必对小麦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压力。
制粉企业已没有持续抬高麦价的能力。在国家托市收储结束后,由于今年小麦难以进入饲用替代领域,制粉企业自然成为小麦消化的中坚力量。但从当前制粉企业运营状况来看,一方面是小麦价格不断走强,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面粉价格难以水涨船高,“两头受挤”市场局面难有改观,制粉企业已无继续抬高小麦价格的能力。
监测显示,进入10月份以来,主产区普通小麦价格多上涨30~80元/吨,优质小麦价格部分上涨30~50元/吨,而主产区特一粉出厂价仍基本运行于2980~3100元/吨之间,变化很小。虽然近期麸皮价格稳中有涨,但制粉成本上升对加工利润的影响更为明显,面粉企业加工利润出现下滑。10月18日,华北黄淮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为138元/吨,较节前下滑26元/吨。由于制粉企业经营困难,小麦采购多是以销定购,做多库存意愿不强。
建议贸易商抓住机会售粮
随着小麦价格不断攀高,近期贸易商小麦惜售心理增强,持粮待涨行为有所增加。客观而言,小麦价格的上涨以及区域间行情走势的变化,确实为市场贸易带来机会,但盲目追高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
夏收以来,国内新小麦市场收购价格运行可谓历经坎坷。从6月份上市初期的高开低走,到7月份托市展开逐步趋稳,再到8、9月份的稳中缓涨,整个夏粮集中收购期间磕磕绊绊、踯躅前行,小麦价格始终没有脱离最低收购价这一“轴心”。
进入10月份以后,虽然小麦价格凸显上涨态势,但主要原因是市场出现供需短暂性的阶段性偏紧,估计后期这种市场格局持续时间将不会长。从中后期小麦市场来看,由于供给充足,而下游产品需求不旺,麦价既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也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能。机会稍纵即逝,建议当前存储小麦的贸易商,摈弃追涨、惜售心理,抓住时机出售手中小麦,落袋为安,以规避后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