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综山东省合试验区:厚植人才沃土 为海岛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焕发新活力

   日期:2022-12-03     浏览:960    
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长岛综合试验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专职副主任李俊杰(中间)实地调研海洋牧场项目

  2020年,长岛综合试验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力在人才“引、育、用、留”各个环节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厚植人才沃土,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人才工作与生态保护发展相融互促、同频共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00)this.width=500" src="https://www.zgny.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upload/news/n2021022711174870.jpg">
“国鲍1号”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网箱交付仪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00)this.width=500" src="https://www.zgny.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upload/news/n2021022711180735.jpg">
“国鲍1号”正式投入使用

  这一年,平台载体不断强化,引才留才提标扩面。一是搭建平台“聚”才。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海洋实践为主题,第三次举办2020海洋生态文明(长岛)论坛,近百名海洋生态领域专家代表深入探讨我国海陆统筹体制下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科学与政策,形成《2020海洋生态文明长岛共识》,提出了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海岛模式、建立海岛生态文明战略体系、探索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海洋保护地体系等重要共识。充分发挥在外长岛籍英才作用,建立在外长岛人才信息库。二是面向需求“引”才。围绕高标准建设长岛综合试验区需求,柔性引入高端紧缺人才,从省、市争取3名城投、旅游、规划领域业务骨干来岛挂职重点岗位,着力带动提升专业化水平。实施“海岛聚才”计划,精准设置招考岗位,下达153名用编进人计划集中招录一批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林学、地理科学等方向紧缺专业人才。三是精心服务“留”才。着力加大人才工作投入,人才资源总量和质量都有了新增长、新提高。围绕年轻干部人才引进、流失、培养、使用等方面开展调研,组织22名代表说心声、谈感受,发放人才意见单和调查问卷400余份,深入了解年轻干部人才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的需求以及最真实的期望,增强年轻干部人才尤其外籍干部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向心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海岛实际,出台《关于优化引才留才环境加快人才集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下大力气汇聚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对新引进的高端人才(团队)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综合资助;升级海岛暖心服务机制,打造“家庭式”人文关怀,在奖励、培育、安家、生活保障等方面进行符合海岛实际的探索,让来岛干部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00)this.width=500" src="https://www.zgny.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upload/news/2021022711182127.jpg">
长岛风景

  这一年,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绿色发展转型突破。一是高校专家把脉问诊。邀请鲁东大学旅游专业课题组多次进岛对长岛旅游集团进行把脉问诊,围绕旅游项目开发、资源整合、服务品质提升、吸引客源、宣传营销策略、品牌打造和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等问题献计献策,在推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上提供了强大支撑。围绕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深入了解当前发展现状、遇到的困难和下步的发展方向,发挥好高校、院所和业务上级部门优势,持续做大“院所+专家+企业+渔户”模式结合文章,持续释放最大合力。二是精准搭建平台载体。以海岛特色产业项目为主线,创新“人才+项目”配套模式,通过海洋牧场配置模式构建与设施升级项目、基于海藻养护的海洋牧场提质增效工程、皱纹盘鲍原种保护、资源恢复与高效利用示范与推广等三大项目,精准引进3名海洋渔业、生物技术、水产养殖方面的博士教授,来岛开展技术合作,并顺利申报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实施“皱纹盘鲍联合育种基地项目”建设,相继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20座鲍鱼底播型人工鱼礁和10座近岸幼苗集约化养殖网箱,投用全国首座坐底式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大网箱“国鲍1号”,探索构建了“原种场”到“近岸幼苗集约化养殖网箱”再到“国鲍1号深远海智能大网箱”的立体化“陆海接力”生态养殖模式。三是放大柔性引才效果。依托长岛乡村振兴服务队,为服务渔村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注入资金近700万元;举办“把毕业论文写在祖国的大海上—首届大学生乡村振兴主题毕业设计活动”,引进烟台大学文经学院157名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在景观、民宿、品牌包装等方面展开设计。依托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帮助企业落实奖补资金1111万元,为企业引进人才9名;推进山东省海洋资源环境研究院与烟台银礁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创建“高山岛复合型生态海洋牧场构建与示范”项目,签定全面合作协议,设立“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科研基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00)this.width=500" src="https://www.zgny.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upload/news/2021022711182675.jpg">
第三次举办2020海洋生态文明(长岛)论坛

  这一年,人才智力集聚发挥,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针对海岛教育医疗薄弱领域,大力汇聚人才资源力量,提升为民服务效益。长岛实验幼儿园南城园区正式开园,医疗设施持续升级,强化烟台二中、省立医院、毓璜顶医院等来岛合作办学办医长效机制。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利用高校考察招聘政策招聘补充14名紧缺学科教师。上报2名山东省公费师范生计划和2名烟台市委托高等院校培养师范生需求计划。制定《关于长岛实施艰苦偏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办法》,首批20名教师享受每人每月600元补助政策。投资579.6万元,为人民医院配备了彩超、手术室恒温箱、血气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建设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基地。着力优化医护人才结构,招录紧缺医学类毕业生10名,从全市二级以上甲等医院选派8名医务专家,赴海岛偏远乡镇医疗机构开展支医帮扶工作,缓解了基层医护人员短缺的压力。

  环境好,服务优,则人才聚、事业兴。2021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持续聚焦高标准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加强海岛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长岛特色人才、复合型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发展力度,着力构筑海岛人才集聚新生态,大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推动长岛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取得更大成绩、迈上更高台阶作出应有贡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00)this.width=500" src="https://www.zgny.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upload/news/2021022711183122.jpg">
皱纹盘鲍生态增殖养育

  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营造引才留才氛围。按照高质量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需要,强化人才前瞻性研究,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区工委、管委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召开全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制定《2021年长岛综合试验区人才工作要点》,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调研海岛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持续优化引才留才服务,落实好海岛人才新政“后半篇文章”,加大对扎根海岛人才的关心关爱和支持力度,通过拓宽引才渠道、优化海岛留才环境等措施,强化干部队伍稳定性,促使年轻干部人才招得进、留得住,降低流失率,对表现突出、岗位适应度高的年轻干部成熟一批,提拔一批,着力营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环境,逐步改善长岛引才难、留才难问题。

  进一步提升培育管理水平,强化人才培养机制。立足试验区人才发展需求实际,围绕经略海洋、生态渔业、旅游发展等重点工程,系统培育专业化人才,研究制定符合海岛特色的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合理确定培训范围和内容,开展技能竞赛,提高教育培训的精准度。邀请岛外专家进岛授课,大力推进渔村人才资源开发;对旅游产业管理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继续邀请高素质、管理经验丰富等复合型旅游人才进岛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特别要抓好综合素质、经营管理、市场开发、市场规划等能力提升。

  进一步放大引领带动作用,营造人才发展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独特优势,大力宣传全区在本土领军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和流动等环节以及在人才环境营造、人才激励和保障等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持续放大辐射带动效应,在全区乡镇(街道)、渔村营造尊才、重才、惜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一批在渔村群众生产中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成果,组织“渔村贤能”手把手培训、面对面指导、发挥“传、帮、带”作用,进一步引领渔村广大党员干部干在前、做表率,脚踏实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吸引更多海岛本土人才回岛创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智力“活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出处:胶东在线)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