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孢子虫病 微孢子虫营寄生生活,主要寄生在对虾肌肉和生殖腺中,偶尔也发生在血液、消化道、肝胰腺和神经组织中。 被感染的对虾肌肉变白,松散柔软,白色区域不断扩大,使对虾腹部变白浊,故称“棉花虾”。 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hepatopenaei, EHP)是一种个体较小的微孢子虫,大小为(1.1±0.2)μm×(0.7±0.1)μm,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主要寄生于对虾肝胰腺组织中。 虾肝肠胞虫于2009 年在泰国养殖的斑节对虾中首次分离并被命名,该孢子虫病是近年来全球对虾养殖生产中影响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虾肝肠胞虫既可通过受精卵或种苗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养殖水体水平传播。 感染 EHP 的对虾肌肉发白、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严重的出现肝胰腺萎缩,虽不导致对虾死亡,但能使凡纳滨对虾生长显著缓慢。 目前对于对虾肝肠胞虫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控: ①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采用荧光定量 PCR(RT⁃PCR)法检测亲虾和虾苗,选择不带病原的虾苗,检测对虾排泄物和水体; ②工厂化养殖的室内水泥池以及日常生产用具,用2.5%NaOH溶液处理,3h后再用盐酸浸洗; ③尽量避免投喂鲜活饵料或将鲜活生物饵料冰冻或者经巴氏灭菌后再投喂; ④有病史的虾池要用漂白粉严格消毒,对于生长缓慢的虾池,采集底泥进行检测,若检测虾肝肠胞虫呈阳性,该池塘底质必须用生石灰进行严格消毒,尽量去除池塘底泥,以排除虾肝肠胞虫寄生的隐患; ⑤发现受感染的病虾应立即捞出销毁,以免被健康虾吞食后而感染; ⑥适当降低养殖密度,以降低感染的概率; ⑦不随意排放养殖废水,防止虾肝肠胞虫的传播。 2.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征 2010年以来,我国和东南亚对虾养殖区域相继发生因不明原因导致的对虾死亡。 因多发生在虾苗放养后的 5~30天内,而被称为早期死亡综合征(early mortality syndrome,EMS)。 2012年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络(NACA)根据该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将其定义为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cute hepatopancreas necrosis syndrome,AHPNS)(唐小千等,2016)。 AHPNS可引起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感染,其中凡纳滨对虾最为易感。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情发展极快,虾苗或幼虾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 病虾在水面缓慢无力游动或趴伏于池塘边坡上,肝胰腺萎缩呈淡黄色、白色,或肿胀、糜烂发红,病虾空肠、空胃,死亡率可达 90% 以上。 有研究显示,副溶血弧菌与AHPNS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陈信忠等,2016),几种弧菌的某些菌株也会导致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也有人认为引起养殖对虾肝胰腺坏死病是对虾养殖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养殖生态系统失衡、致病弧菌、有害蓝藻、病毒或寄生虫、种苗质量下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何建国等,2014;文国樑等,2015)。 防控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征应采取生态综合防控技术: ①要做好池底清淤消毒,注意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 ②购买种苗时检测是否携带致病菌; ③科学施用有益微生物,形成稳定的优良菌相和藻相以防控有害菌和有害藻; ④合理放养密度,避免过量投饵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⑤合理混养其他养殖品种,阻断虾病的水平传播; ⑥科学饲喂维生素、益生菌、中草药、微量元素,提高对虾免疫力; ⑦水源经沉淀、过滤、消毒后再使用,养殖废水经无害化处理后再外排,防止养殖场之间的互相传染。 3.“白便”综合征 “白便”综合征(white feces syndrome,WFS)是近几年危害我国和东南亚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害之一。 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虾池水面漂浮着很长的白色粪便(俗称“白便”),多发生在高水温期。 患病池塘对虾摄食慢,生长缓慢,大小悬殊,饵料系数高,病虾肠道不饱满,肝胰脏萎缩、严重时出现“干瘪虾”,甚至“偷死”。 对虾白便的形成原因,目前尚无定论。 防治“白便”综合征须以预防为主。 “白便”的发生与水质、底质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要严格控制投饵量,保持菌藻平衡、水质稳定的环境,定期调水、改善底质,能减少或推迟“白便”的发生。 发现“白便”及时治疗,调节肠道有益菌群,消除肠道炎症,通常使用氟苯尼考或者恩诺沙星抗生素或者乳酸菌投喂拌料。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评论
相关每日行情
推荐每日行情
点击排行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与报障:2385656146@qq.com 联系方式:2385656146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点这里在线提交。 版权所有 © 中国农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