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
台湾泥鳅顾名思义,引自于台湾,虽这一品种在国内养殖虽已渐成规模,但业界对这一“漂洋过海”而来,跟传统土鳅体型差异巨大的品种确切来源,却一直没有明确说法,坊间多传留的是诸如品种杂交、外国引进,甚至基因突变等说法。 “其实20多年前,经过一年半的养殖,这种泥鳅也是仅手指那么大”,上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在台湾养殖和选育泥鳅的陈文钦,见证了这一品种二十多年间,从指头大小到如今4-5两一条的演变历程。陈文钦回忆,其实台湾泥鳅的来源,并不像传说那样复杂,台湾当初养殖的泥鳅,其实也是从大陆引进,且比较常见的品种——大鳞副鳅。二三十年前,经过十几个月的养殖,这种泥鳅在台湾也只有手指般大小。 随后,有部分台湾养殖户发现,养的泥鳅里总会有一些个体较大,长速也较快的个体,一些养殖户和繁育场,就把这些长速快、活力好、体型佳的留作亲本,边养边选。在这种不间断的“土”式选育下,个体大、长速快这些优良性状得以保留下来,经过不断优化性状选育,泥鳅的个头也越来越大。 “2001年左右,这个品种的泥鳅养6-8个月,基本已经可达到2两/尾”,陈文钦表示,从那时起,台湾养殖的泥鳅,个头已经跟传统的土鳅甚至是当初的大鳞副鳅,有了很大差异,但由于当时台湾养泥鳅的人不多,所以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又经过10多年的选育,这种泥鳅6-8个月基本可达到3-4两/尾甚至更快的长速。2013年前后,开始有苗场关注并“嗅”到这品种的商机,开始引进并推广这一养殖周期短,体型大的泥鳅“巨无霸”。因其引自台湾,又与普通泥鳅差异巨大,所以自引入伊始,大家都称之为“台湾泥鳅”。而这一称谓,也一直沿用至今。 台湾养户减少至100多户 坚持选育仅剩3家 与大陆日益壮大的养殖规模相比,“原产地”的台湾泥鳅产业,却由于岛内养殖资源和消费市场限制,养殖规模不断萎缩。据了解,目前当地养殖台湾泥鳅的人,已经减少到了100多户,面积只有1万多亩。种苗需求的萎缩,也导致继续坚持生产种苗和进行选育工作的人不断减少。据了解,目前包括陈文钦在内,岛内保持泥鳅选育的繁育场,仅剩3家。 虽然欣慰品种得以继续持续发展,但对大陆近年来泥鳅繁育、养殖发展的兴起,陈文钦也谈了他的看法:从2013年兴起至今,大陆短短3年间便涌现了数百家的“台湾泥鳅”苗场,但并没有几家真正沉下心来进行泥鳅亲鱼选育,大多是抄近路、赚快钱,“泥鳅的种源很关键,如果不经过严谨的选育,很难保障原有的生长速度等优势”。 陈透露,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出现退化,他每年均需要从台南去到屏东订购约20%的泥鳅亲鱼替代原有储备亲鱼(采用一年购进20%雄泥鳅、次年购进20%母泥鳅的轮换替代方式),亲鱼产下的小苗需要经历三次的淘汰和筛选:水花3个月后进行第一次筛选:选择约15%左右长速快、活力好的泥鳅放在专门的备选亲鱼塘继续养(淘汰的85%放在专门的普通商品鳅塘进行养殖);备选亲鱼塘养至第六个月时再次进行筛选:选择约65%生长快、体型好的泥鳅放在专门的亲鱼池继续培育(淘汰的35%当普通商品鳅塘出售);在性成熟前还要进行最后一次筛选:选择体型好、性腺发育正常的(最后一次选择比例仅35%左右,淘汰的65%只能直接当普通商品鳅出售)。 正是这种严谨持续的选育方式,陈文钦的泥鳅苗质量好,表现稳定,其100余亩的繁育塘,每年繁育10亿尾左右的泥鳅水花,占据了整个台湾鳅苗的半壁江山。 相对于大陆“过山车”式的产业发展,台湾的种苗——养殖——销售环节都十分有序。由于产业发展多年,市场供求也趋于稳定,台湾泥鳅的种苗及商品鳅价格,都十分稳定,如台湾的泥鳅苗(水花)价格始终固定在每100万尾水花1万台币(约2160元人民币),鳅苗价格维持了20年不变。商品鳅方面,目前2两/尾左右规格的塘头价在130台币/斤左右(约28元人民币/斤)。 老师傅转战大陆 卖最贵的泥鳅苗 2013年开始,大陆台湾泥鳅热兴起,种苗需求火爆,一些大陆苗场赴台湾需找台湾泥鳅的专家寻求合作,当中就有不少人找到陈文钦。但当时考虑到来回处理两边事务交通问题,合作并没有最终敲定。 后来,广州市华轩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轩也委托朋友联系上了他,一方面两人育苗理念上志同道合,另一方面广州能直飞台湾,而自己儿子刚好也在广州工作,所以双方很快便确定合作。经检验检疫局批准和备案,当年7月,张轩便顺利地从台湾引进了首批2000斤种鳅,陈文钦也来到广州,进行选育孵化。 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00)this.width=500" src="https://www.zgny.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upload/news/n2016113020441251.jpg"> 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00)this.width=500" src="https://www.zgny.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upload/news/2016113020441840.jpg"> 陈文钦(图中站池子上者)在广州向养殖户讲解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因要不断从台湾引进优质亲本和选育,加上坚持高质量路线,导致生产成本也远高于很多直接购买商品鱼取卵孵化的苗场,所以华轩和陈文钦生产的泥鳅苗,也一直坚持高价路线。2013年刚开始推出台湾泥鳅苗时,就卖出0.5元/尾的行业最高价,即便到了现在数百上千家苗场涌入,行业普遍定价0.03-0.08元/尾时,他们依然能卖到行业最高的0.15元/尾。 “台湾以前也有二三十家泥鳅苗场,但在不断的优胜劣汰下,现在也只剩下3家”,正是坚持质量,让陈在行业的优胜劣汰中,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为保证质量,陈文钦和华轩合作的台湾泥鳅苗,总量一直控制在2000万尾以内,陈觉得,依靠低价抢市场,并非长远之计,做苗就要做最好的,要成为行业标杆。在市场上积累的良好口碑,使几个饲料集团纷纷上门和他们合作,共同推广优质泥鳅苗和饲料。 “目前多数“台湾泥鳅”繁育场均存在泥鳅亲本退化、近亲繁殖、繁育技术缺乏、操作流程缺乏规范等问题”,陈文钦担忧,当前种苗的问题,很快会波及养殖环节,原来抗逆性强、发病少、生长快等优点不再那么明显。像目前,就已经有不少养殖户反馈现在的“台湾泥鳅”长速越来越慢,病害越来越多。综合考虑下,华轩和陈文钦还计划,利用已有水产种源进口资质,继续从台湾直接进口台湾泥鳅原种亲鱼进行选育、销售,从原来只提供优质台湾泥鳅种苗,尝试也向市场提供优质台湾泥鳅亲本,为更多的台湾泥鳅养殖户提供优质种苗和种源。 1.来源:农财宝典; 2.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李航 赖就强; 3.农财宝典水产版微信号:ncbd0000。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评论
相关每日行情
推荐每日行情
点击排行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与报障:2385656146@qq.com 联系方式:2385656146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点这里在线提交。 版权所有 © 中国农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