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过程如何更加高效的提高饲料的使用率?

   日期:2022-11-26     浏览:494    
【常见问题】养鱼户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饲料投了不少,饲料系数偏高,鱼产量却不高。

而饲料又是养殖成本的主要部分,占养殖成本的40%~ 50%,有的高达60%以上,所以造成养殖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佳。

【原因解析】简单地说饲料利用率就是饲料的利用效率,饲料是水生动物维持生命和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是养好水产动物的四大要素(水、种、料、管)之一。

所以,合理科学利用饲料是提高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

【解决方案】 可采取如下几种办法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1)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水生动物生长在较佳的生长环境下,才能增强新陈代谢作用,快速生长。

如溶氧状况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

据有关研究资料,鱼类在溶氧3毫克/升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毫克/升时增大1倍;

生长在溶氧7毫克/升中的鱼生长速度比生长在溶氧4毫克/升的鱼快20%~30% 。而饲料系数低30%~50%。

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5毫克/升以上时,鱼的食欲增强极为明显;达到5毫克/升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低值。

因此,在养殖中可利用平时加注新水泼洒生石灰水、使用微生物制剂、开动增氧机、安装微孔管道增氧设施等方法来调节和改善水质。

使池水始终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合适的透明度,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为水生动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选择性状优良的品种  

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生产性能高,用于维持生命的用料就少,饲料报酬就高。

近年来,随着良种的不断培育和引进,对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因此,在放养水生动物种苗时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体表完整、体色鲜明、体质健壮的苗种。

在苗种放养时,还要注意放养量的合理准确,放养规格应尽可能大小一致,并适当搭配其他养殖品种,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选择适于这种主养品种营养需求的饲料投喂,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目前推广的80:20放养模式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的放养方式。

(3)提供全面准确的饲料营养成分

水生动物由于食性和生理需要不同,需要的营养要求也不同。

例如,对于蛋白质来说,它是决定水生动物生长的最关键的营养物质,也是饲料成本中花费最大的部分。

确定并选择最适的蛋白质需要量,可以有效地维持体蛋白动态平衡所必需的蛋白质量以及能使水生动物最大生长。

不同食性的水生动物对蛋白质需求量不同,一般为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不同生长生阶段对蛋白质需求量也不同。

单位水生动物体重的蛋白质需要量随水生动物体重的增加而减少,一般为成鱼阶段<鱼种阶段<鱼苗阶段。

当然,饲料的蛋白质也不是越大越好,有时在配合饲料中适量搭配能量饲料,可以使蛋白质较多地用于水生动物的生长,对提高饲料利用率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在甲壳类水产品种养殖中,饲料的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也要根据生长阶段及时调整比例。

必要时可在饲料中添加些促进水生动物生长的诱食剂、促生长剂、驱虫保健剂、微量元素等,但添加剂一定要注意绿色环保。

(4)遵循规范的饲料加工方法

饲料加工方法不当,往往会照成营养损失,如在豆类饲料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等物质,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但经热处理后,可使胰蛋白酶失效,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谷类饲料磨得越细,消化率越高,但过细会降低适口性。

因此,应根据水生动物的口径大小,将粉碎的原料饲料加工制成合适粒径的颗粒饲料投喂水生动物,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15%左右。

影响配合饲料质量的关键主要有:粉碎粒度是否够细,称量是否准确,混合是否均匀,除杂是否完全;

蒸汽调度的温度、压力是否适宜,造粒是否压紧,颗粒大小是否合适,熟化温度及时间是否科学等。

(5)选择科学的投饲方法  

总的投饲原则是投饲要均匀、适量、定时、定位,切忌时饱时饥,影响水生动物消化和生长。投饲量与饲料的利用率直接相关。

如鱼类没有胃,不能长时间储存饲料供慢慢消化吸收。若吃食过饱,饲料往往没有完全消化吸收就排出体外,造成浪费;投饲不足,则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

因此,应采取多次投喂的方式,目前可通过投饵机的定时控制,一般从早晨7点开始,到下午5点结束,每次投喂时间应持续20~30分为宜。

当然,不同的养殖品种投饲时间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对虾有昼夜摄食的习性,应采取昼夜多次投饲方式,一般为每天4~5次,每隔 4~5小时投饲一次;

对青虾与河蟹品种,一般每天投饲2次,上午9点占30%~40%,下午5点占60%~70%。

投饲的区域和范围也应因不同养殖品种而定,一般虾蟹类应以浅水处为主, 鱼类可通过训练形成条件反射,实行定点投喂。

生产上,应定期检查水生动物的摄食情况,每次投饲以能保证水生动物有80%上的饱食度为宜,遇到情况异常时应及时更改投饲量。

(6)做好疾病防治的基础工作   

水生动物只有在健康状况下才能有效利用饲料,快速生长。水生动物一旦感染寄生虫、细菌、病毒后,鳃部呼吸困难、机体吸收营养功能减弱。

食量有所下降,且饲料投入量无法控制,往往投少了满足不了水生动物的生长,投入多了浪费饲料,对水体造成一定 程度的污染,对治疗疾病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要贯彻“积极预防、以防为主”的方针,及时治疗水产动物的各种病症;

确保水产动物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将病虫害控制在影响最小的范围之内。

(7)注重饲料的保管方法

饲料保管不善,饲用价值不但降低,而且极易发生水生动物中毒或引起消化道疾病,储存过久的饲料会因脂肪变质而使营养成分降低。

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也易氧化而降低效力。所以,一次购进饲料不宜过多,购进的饲料还要注意遮光、通风透气和防潮。

有条件的渔业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应建成专门的饲料仓库用于饲料的储存,保持饲料新鲜。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