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定:蛙鸣产业兴 就业助振兴

   日期:2022-11-18     浏览:80    
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牛蛙养殖场(央广网发 贵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央广网贵州4月27日消息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昌明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利用当地区位与交通优势,招商引进牛蛙养殖产业,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走进昌明镇威淇悠园养殖场,只见一排排蛙池整齐排列,处处可听见蛙声一片,池内的牛蛙密密匝匝,肥硕壮大,工人们正在对成年牛蛙进行挑拣,用不上多久,成年牛蛙将大批量出栏销售。

养蛙技术人员洪明介绍,基地所养的是一种大型食用牛蛙,依托良好的水资源优势,坚持科学养殖,加上精心养护,养殖场的牛蛙产量高、品质好。

贵定县昌明镇威淇悠园养殖场技术员洪明说:“棚下搭了有110多个池子,有60多个棚,在这里管理牛蛙一般以消毒为主,牛蛙长到半斤至一斤就可以出栏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00)this.width=500" src="https://www.zgny.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upload/news/n2022042814190961.jpg">
群众在牛蛙养殖场务工(央广网发 贵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昌明镇威淇悠园养殖场于2020年建立,占地约20亩,预计在今年6月份开始大批量出蛙,全年产量预计达到30万斤,按市场价9元一斤算,年产值预计达到270万元左右。养殖场解决长期稳定劳动力6到8人,牛蛙丰收季可达到20人左右。

务工人员陈士彬告诉记者:“我是正月来上班的,我住在附近,家里有老有小,在附近务工方便照顾,挺好的。”

下一步,该养殖场还将继续扩大规模,牛蛙养殖形成规模后,创出地方特色品牌,并通过牛蛙养殖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助力村民就业增收,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贵定县昌明镇威淇悠园养殖场总经理李威仪说:“我们预计今年卖完这些蛙以后再增加产量,从原来一年30万斤,增加到80万至100万斤,解决劳动人口从现在每个月固定的几个人增加到15至20人,丰产期大概增加30至40人。”(杨兰 吴红梅)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