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河南省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通威“渔光一体”现代渔业产业园,宽阔的水面上,28万块光伏板排列整齐,仿佛钢琴键盘,宛如奏响了一支“渔光曲”。 随着一阵微风拂过,光伏板下的水面波光粼粼,鱼儿在光伏板的荫蔽下凉快地畅游。忙碌大半宿,已显疲惫的陈素森站在塘边,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光伏板下养殖鱼和蟹,百分之百能挣钱。”陈素森说。他在这里承包了700亩“光伏水面”,养殖泥鳅鱼、河螃蟹、鲤鱼、白花鲢鱼和鲫鱼。 2016年,产业园项目刚启动时,像陈素森这样的养殖大户拒绝这种租赁模式养鱼。通威渔光一体科技(唐山)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面对推广难题,没有退缩。他深知,只有像陈素森这种养殖大户认可这种独特的“渔光一体”模式,才能让新能源产业和传统养殖业融合发展。 “我们在池塘上建设光伏板,是经过专家科学的论证,在江苏省如东县已取得上万养殖数据。夏天水温超过28度,鱼会生长缓慢,光伏板对水面的遮挡,正好使水温低于不安装光伏板池塘2度,更有利于有益藻类生长,加快了鱼生长速度。光伏板池塘按照技术要求投放苗种,密度减少了,成品鱼规格大了,水质变好了,投入成本少了,养殖效益提高了。项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在每个鱼塘留出了20%面积的深水区,渔户可在这里喂鱼、捞鱼。”陈明给陈素森算了投入成本账和“渔光一体”模式的优越性。 光伏板能有效抑制水温,让陈素森动了心。陈素森说,养鱼的都怕夏季三伏天,水温只要超过28摄氏度,水里的有益藻类便会死亡,造成鱼缺氧死亡。而鱼死亡一般都在后半夜3时左右,所以每晚10时到第二天凌晨5时,他都不睡觉,巡视池塘查看。 水温、捞鱼都有保障,而且成本还降低了,陈素森同意租鱼塘养殖。“开始保守,每亩少投点鱼苗。”每天固定喂鱼4次,每天监测水温。“夏季水温还真不超过28摄氏度,鱼长得也比老池塘里的好,‘渔光互补’的鱼存活率高了,风险降低了,成本也低了。”陈素森通过“渔光一体”模式抓住了实惠,今年他又引进了泥鳅鱼、河螃蟹,扩大了养殖规模。周边的渔户在陈素森等养殖大户的带动下,也都租池塘进行“渔光一体”养殖。 陈明告诉记者,“渔光一体”模式,创造性地把光伏和农业这两个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产业相结合,一举多得。“以前这是盐碱地,作为集团‘渔光一体’基地后,上可发电、下可养鱼,做到了空间上的立体复用,节省了土地,还输出清洁能源电。”目前,产业园已经完成鱼池标准化改造3043亩,光伏发电、养鱼收益每亩综合效益可达到5万元,可有效提高养殖户收益。 从2018年12月29日正式并网发电后,通威“渔光一体”现代渔业产业园每亩鱼塘每年可输出5万度至15万度电,相当于10吨至30吨石油所产生的等效能量,同时计划将电输送到附近的厂企,每亩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吨以上。 铺设光伏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从表面观测鱼塘变化的难度,这就需要鱼塘具备更高的科技含量。陈明告诉记者,“渔光一体”模式通过把分散零星的水面进行集中式的改造,完成自动化、智慧化的过程,提升管控效率,实现从分散传统养殖向设施渔业、智慧渔业的转型升级。 在通威的“渔光一体”池塘,记者看到,从水质处理到饲料投喂,都有各种专门设备确保自动化的和智能化的运行和管理。每个池塘里都有风送投料机,通过成熟经验可以测算出特定鱼群每天需投喂几次,从而进行自动投喂。“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水产养殖控制柜有APP做支撑,养殖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了解鱼群和水质状况。有了APP,用手机也能养鱼了,非常方便!” “这是进行循环利用,实现养鱼废料零排放、零污染的关键。”陈明指着通向鱼塘里的两个管子介绍,每个鱼塘都建有底排污系统,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体排泄物、残饵移除养殖水体,改善养殖水域环境。同时,将池塘养殖底层废水移出,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水通过管道进入净化池,净化后循环至养殖塘二次利用,固体沉淀物运至晒粪池进行晾晒,用作有机肥料。 陈明说,通威“渔光一体”现代渔业产业园还将推出研学旅游等项目,把这一特色农业的大型光伏环保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特色观光旅游”。 光伏板下奏响了一支绿色“渔光曲”,这是丰南区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高效整合利用土地资源,坚持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通过“渔光互补”产业发展模式,丰南区传统养殖业和新能源产业实现了跨界合作,既改善了大气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又优化了国土资源,还推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出处:唐山市人民政府)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评论
相关每日行情
推荐每日行情
点击排行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与报障:2385656146@qq.com 联系方式:2385656146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点这里在线提交。 版权所有 © 中国农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