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专家说明:检出结果不代表具有传染性!冷冻、冷藏海鲜和肉类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 检测结果提示,厄瓜多尔三家企业产品的集装箱环境、货物外包装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风险。 厄瓜多尔官方也紧急发布声明:严查虾出口企业,确保厄瓜多尔虾类产品安全。虾不具备感染新冠可能性! 海关总署:7月3日从厄瓜多尔冷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经核酸序列分析并经专家研判,检测结果提示,厄瓜多尔三家企业(桑塔,蓝泰、太平洋)产品的集装箱环境、货物外包装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风险。 在昨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上,对于冷冻、冷场海鲜和肉类是否会成为传染源的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进行解答。 专家表示:检出结果不代表具有传染性! 冷冻、冷藏海鲜和肉类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 昨日,针对冷冻、冷藏海鲜和肉类有没有成为传染源的可能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表示,基于国际组织相关权威机构的观点和现有证据,其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世界卫生组织、欧洲食品安全局、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组织和机构都有明确的观点,观点也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新冠病毒主要是经人的呼吸道飞沫和人与人一起接触传播的,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此次只是在南美白虾到港的集装箱内壁、外包装上面检测到新冠病毒,并不是在虾体上和内包装上检测的病毒。 到目前也没有新冠病毒经食物传播的证据,这些观点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和这些机构的网站上都能公开查阅到。到目前,全球报告的1000多万病例,我们国家确诊报告的8万多病例也都没有因进食食品而出现病例的报道。 此外,李宁还提到了美国军事医学传染病研究所牵头开展的一项研究,该研究主要是将新冠病毒接种在去毛的猪的皮肤上来观察不同温度下,新冠病毒存活的稳定性的,该研究的目的是用猪的皮肤来模拟人的手的皮肤,从而预测病毒在人手的皮肤上的存活时间。她表示,研究结果发现,新冠病毒在猪的皮肤上是可以存活的,这个研究结果就再一次提示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就此事件厄瓜多尔国家水产养殖协会7月9日发布声明表示: 为确保虾产品安全,本周开始对虾出口公司进行严格检查,并在网站及国家官网做定期更新,确保厄瓜多尔虾继续被视为安全和优质的产品。 此前“新发地事件”厄瓜多尔国家水产养殖也曾发布声明表示:鱼、虾其组织不支持任何人类病毒生长,新型冠状毒株可感染人类和多种哺乳动物。并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着强力的检测。虾不具备感染新冠可能性,请大家放心食用! 声明如下: 原文如下 海鲜产品并不具备直接感染新冠的可能性,大概率是包装污染问题,不是产品本身问题。 这次和北京三文鱼监测情况有相同之处,一个是从外包装、一个是从砧板检测出病毒,海鲜本身并不含有病毒。这说明,整个冷冻产业链存在一定的漏洞,需要整个冷冻产业链共同努力,严格落实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定发布的《新冠肺炎与食品安全:对食品企业指南》,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管理和员工防护,保证输华食品安全。(出处:冻品攻略)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评论
相关每日行情
推荐每日行情
点击排行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技术支持与报障:2385656146@qq.com 联系方式: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点这里在线提交。 版权所有 © 中国农业网 ![]() |